《產業分析》展店已非首要目標 餐飲業現3新趨勢 而海外部分,八方雲集目前在香港共有三品牌(八方雲集、百芳池上、八方台式麵屋)共70多間門市。 此外,八方雲集亦看好台灣咖啡市場,於2020年10月以新台幣6,500萬元取得丹堤咖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9%股權,目前持股已增至85.29%。 據悉,將重新訂位'丹堤咖啡'品牌經營模式,未來將持續推出以「外帶」為主的咖啡新店型,並增加茶飲品項,藉此與一般咖啡店做出差異性。 外燴 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地蔓延,各國停工封城、社交距離及限制內食等規範,亦造成全球餐飲業市場劇烈震盪,2020年全球餐飲業營收大減26.2%。 2020年疫情意外爆發,能夠延伸觸及消費者的「配送到宅服務」成為餐飲與零售業者的必備選項,帶動台灣外送平台消費金額於2020上半年同期成長近300%、單季消費金額也首度突破30億新台幣、單季消費筆數超過1,500萬筆,外送平台滲透率更是於2020年4月份創下2.79%的歷史新高。 各主要國家餐飲市場復甦時間較零售業長:美國疫苗施打較亞洲國家早,餐飲業率先於2021年回到疫情前水準,今年1-10月較2019年同期成長32.4%。 南韓和我國至2021年仍未回復疫前水準,惟自今年1-10月營業額合計已回到疫情前水準,分別增加8.3%及4.0%。 零售業行動支付使用比率持續提升:觀察2021年零售業消費者付款方式,與疫情前(2019年)相比,以支票、轉帳及匯款增加5.1個百分點最多,主因部分零售業者因應疫情轉往線上平台開設店鋪,或與外送平台合作,收款方式採以支票、轉帳或匯款方式入帳。 其次為行動支付增加4.8個百分點,主因大型零售業者陸續推出專屬的行動支付工具,加上民眾因疫情提高行動支付使用率。 另外,餐飲業更將透過「國際市場開拓」、「智慧科技應用導入」及「多元行銷推廣」三大面向,協助餐飲業朝國際化發展,以提高其智慧化、國際化及創新模式。 近年隨著經濟成長、國民所得增加,人們生活水準大幅提升,消費者對餐飲需求之消費型態轉變,更為追求生活享受之飲食文化,為迎合消費者需求,產業內發展之餐飲型態更為多元。 此外,近年異國料理崛起,如韓國、日本、美國等國之知名餐飲品牌相繼加入產業,加劇產業競爭程度。 而餐飲業亦具有原料保存期限短、產品及服務無法儲存及人員流動率高等特性,以致控管成本為投入產業之重要課題。 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,物聯網已經徹低改變了人們工作與社交的生活方式,ADESSO也將迎接智慧家庭時代,提供給零距離、無界限的專業服務,目前也已朝向智慧家庭攝影機、人臉辨識攝影機的應用發展。 由於疫情帶動更多人轉往線上購物,ADESSO過去因著重在經銷商通路,已具備成熟且高品質、高產量、短交期的經營模式。 以 50 人的外送餐點來計算,出餐盤數約在 盤之間,因此車室載貨空間對外燴業者也是很重要的考量,e-Veryca 菱利電動車車室採用兩人座貨車設計,純電驅動所產出的高扭力輸出,可滿足超過 four hundred 公斤貨物承載力,而車室內可堆疊的靈活載貨空間也能援助各種需求的外燴訂單。 從家族經營到營收破億的中小企業,外燴點心服務第一品牌「趴趴走美食工坊」前身是位於臺北公館立業超過三十年的老字號「世紀西點麵包店」,2004 年頂著老字號的金字招牌,老闆張鑑弘帶著家族企業轉型,朝向西點外燴發展。 不只郵務車使用,CMC e-Veryca 電動菱利也正式跨足餐飲業,吸引外燴點心服務第一品牌「趴趴走美食工坊」添購,透過「車電分離租賃方案」購入了兩台菱利電動貨車,不僅有效改善司機為了送餐不得已的待速問題,電動車零排放特性更能降低車輛對環境的傷害。 由於鄉下人口的外移(早期有市場、菜販、魚販..數家)以及內角營區大門方位的改變(理髮、洗衣、洗澡、妓院..等相關行業)流動攤販的影響,往日商圈裡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已不復見,但經營者魏豐鑫先生仍不斷積極拓展商店的周邊事業,更暪日辛勤的配送食材至鄰近學校的營養午餐廚房。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,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106年至108年呈現成長現象(詳見圖1),近兩年因受COVID-19疫情衝擊,109年首度出現負成長,109年及110年受僱員工人數大幅下降至39萬人左右。 此外,為提供旅客更優質的旅遊體驗,雲品溫泉酒店持續調整住房銷售策略,不以追求高住房率為目標,力求旅客更舒適的住宿體驗與遊憩空間,並能夠穩健推升住房營收,今年將進行飯店內部的改裝升級計畫,包括遊憩空間、飯店大廳、增設行政酒廊等,將能夠提供旅客更頂級的服務享受。 在住房業務方面,雲品進表示,國門解封超過2個月,目前君品酒店的外籍旅客已佔四成,多以新加坡、馬來西亞與部分韓國旅客為主,此外,在國旅與國際客並行的行銷策略下,針對國旅客群也推出多款一泊二食住房方案,有效維持周末假日的住房率。 雲品(2748)(2748)於今(10)日公告去年12月合併營收為2.66億元,年增26%,全年合併營收為20.74億元,年增43%。 餐飲業者加速外送服務及數位轉型:疫情催生餐飲業提供外送服務,今年5月餐飲業提供「宅配或外送(含加入外送平台)」之家數占比64.6%,較疫情前(2019年4月)增加21.3個百分點。 另業者加速數位轉型,強化數位服務,餐飲業者有提供「線上點餐系統」服務之比率較疫情前增加18.6個百分點,而導入「線上訂位服務」、「行動支付服務」占比亦較疫情前提升。 飯店業者提高餐飲收入的策略包括:1.餐廳改裝,2.菜單推陳出新頻率增加,3.增加客座場次與頻率,4.開拓外燴市場,5.擴大搶攻婚宴商機,6.爭取各商會協會商務聚餐訂單,7.搶進食品零售市場,8.與外送平台合作,9.搶進伴手禮市場,10.與精品或發卡銀行結盟開拓多元銷售通路。 在飲料業方面,近年飲料業家數、營收均逐年攀升,主要成長動能為咖啡店及手搖飲料店快速展店。 除了路易莎、星巴克等知名連鎖品牌咖啡店持續展店外,單店經營的咖啡店亦不斷增加,帶動國內咖啡店家數連年成長。 進一步將餐飲業細分為餐食業、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,分析各類型業者家數(詳見圖4),可發現餐食業及飲料業近五年家數呈現逐年增加之現象,餐食業在110年突破13萬家,飲料業則是在110年突破2.7萬家,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的家數近年來則逐年減少,近兩年皆維持在2,200家左右。 在餐飲業銷售額方面,106年至109年每年銷售額皆有所成長,自106年的5,160億元成長至109年的5,747億元(詳見圖3),109年受疫情影響,使得銷售額成長趨緩,110年5月開始疫情轉為三級警戒,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,餐飲業銷售額出現負成長,下滑至5,690億元。 在業者家數方面,我國餐飲業之家數在過去5年呈現逐年增加的現象(詳見圖2),106年為13萬家,近年來逐漸成長,至110年成長為16萬138家,年均成長率為4.0%。 2022年,雖然本土疫情仍嚴峻,但由於業者的應變能力較之前三級警戒已有所提升,且消費者消費模式變的更加多元,加上政府並未重啟嚴格防疫措施,將減緩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力道。 餐飲業進入門檻低,加上商品同質性高,因此容易被快速模仿,隨著同業之間競爭加劇,餐飲市場逐漸趨於飽和,為強化市場競爭力,愈來愈多業者嘗試提供多元化服務,並致力於服務品質的提升,積極建立品牌形象,強化商品附加價值,創造差異化的服務體驗,以與其他業者做出區隔。 自2020年起,受到COVID-19疫情影響,餐飲市場受到衝擊,傳統經營模式受到挑戰,如何在競爭愈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,將是餐飲業者們所面臨之課題。